一、教研室基本情况
本教研室为公共基础课程教研室,主要任务是完成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集体备课及相关工作。本学期参加教研室教研活动的老师共9人(其中吴艳娇兼信息技术课但参与电商教研活动),其中专职教师3人,行政兼课教师6人。高级讲师及以上4人,讲师3人,助理讲师1人,外聘老师1人。有1名新进老师是第一次教授本课程。教研室内大部分教师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对新课标内容的落实存在客观困难,需要教研室各位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研究课程、备课,同时尽量创造条件时对任课教师进行相应培训以提高教学水平。
二、本学期特色教研活动
本学期主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课程思政要求,围绕课程模块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课程思政及数字化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发展,除常规教学、教研活动外,主要开展专题研讨、教师技能培训、经验交流、参观学习及技能比赛等特色教研活动,具体如下:
1.一级等级考试专题研讨。重点围绕课标及国规教材,同时兼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内容要求,研讨如何调整教学模块的教学顺序,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案例进行再加工,以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2.数字化资源建设。配合学校立项的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技术》的建设需求,利用AI技术,修订信息技术的课件、单元设计及课程案例包的资源,同时开展题库及微课建设,为申报更高级的精品资源在线共享课提供资源支撑。
3.程序设计模块教学技能培训。依据新课标,按照新教材的知识体系,针对教研室内教师的知识薄弱部分,邀请信息技术系专业老师利用教研活动及业余时间,开展程序设计模块的线上线下教师培训,以期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技能及教学水平。
4.与专业教研室交流经验。与专业教研室老师进行经验交流,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分析各模块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式,根据专业课老师的意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修改完善。
5.开展教师比武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针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模块,利用模拟考试系统开展教师比武活动,限时限量,系统自动出分,赛后对教师的比赛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及教学技能。
6.与企业进行交流学习。选择一所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企业,进行深入地经验交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了解企业对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把握区域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各行业对人才的信息素养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反馈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后附:教研室活动配档表
教研室活动配档表
周次 |
活 动 内 容 |
教研地点 |
1 |
1.核实各系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名单、开课情况、机房安排等基本信息; 2.结合课程标准及教材,讨论、制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3.研讨第一二周单元设计。 |
汇正楼320室 |
2 |
1.研讨课程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 2.规范作业及笔记的书写内容及次数; 3.统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情况; 4.教研室内公开课。 |
汇正楼320室 |
3 |
1.熟悉学校教学平台及微讲师使用方法; 2.教研室内公开课。 3.专题研讨:计算机等级考试专题。 |
汇正楼320室 |
4 |
1.研讨等级考试综合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资源建设问题; 2.教学设计分工; 3.深入探讨当前信息技术热点问题。 |
汇正楼320室 |
5 |
1.研讨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及讲授技巧; 2.研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系统与教学案例结合的问题。 |
汇正楼320室 |
6 |
1.统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考点及学生考试情况; 2.研讨课程标准。 |
汇正楼320室 |
7 |
1.研讨数字媒体创意模块的课程重难点及思政融入形式; 2.经验交流:研讨专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
汇正楼320室 |
8 |
1.讨论期中考试方案:考试内容、范围、形式、机房安排等; 2.研讨课程开始5分钟课前作业测试与考试模拟结合的策略。 |
汇正楼320室 |
9 |
1.课件及教案上传智慧课堂情况统计; 2.企业交流: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把握区域内发展方向,了解企业对人才的信息素养需求。 |
汇正楼320室 |
10 |
1.开展期中考试; 2.完成24级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补考工作; 3.研讨数字媒体创意模块的资源建设问题。 |
汇正楼320室 |
11 |
1.深入研讨教研室管理考核办法; 2.期中考试情况分析、总结。 |
汇正楼320室 |
12 |
运动会和五一放假 |
|
11 |
1.教研室内公开课; 2.研讨程序设计模块的教学重难点及课程思政融入形式。 |
汇正楼320室 |
13 |
1.研讨程序设计模块的资源建设; 2.师资培训:程序设计模块教学技能培训。 |
汇正楼320室 |
14 |
1.课件及教案上传智慧课堂情况统计; 2.研讨文档高级排版模块的课程资源建设问题。 |
汇正楼320室 |
15 |
1.根据具体课程进度重新调整授课进度; 2.研讨网络应用模块的教学重难点及课程思政融入形式。 |
汇正楼320室 |
16 |
1.教师比武; 2.研讨网络应用模块的资源建设; |
汇正楼320室 |
17 |
1.研讨信息安全基础及人工智能初步模块的教学重难点及课程思政融入形式; 2.研讨信息安全基础及人工智能初步模块的资源建设问题。 |
汇正楼320室 |
18 |
1.讨论确定期末实践考试方案; 2.布置期末检查:教案、笔记、作业; 3.研讨期末考试方案:考试内容、范围、形式 |
汇正楼320室 |
19 |
学期活动总结。 |
汇正楼320室 |
20 |
期末实践考试。 |
|
21 |
全校期末理论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