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基本情况
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共有教师16人(专任10人,兼职6人),其中高级讲师以上3人,讲师4人,助理讲师8人,1名新教师,年轻教师占比60%以上,双师型教师15人;本学期共开设专业课程12门,涵盖2021级至2023级,每位老师均需承担课程备课工作。本学期教研室工作重点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教改项目研究等开展,同时做好移动应用开发高水平专业建设收尾工作。
二、本学期特色教研活动
(一)政策学习与教师培训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组织至少2次集中学习会,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做好教学规范学习,每次学习会需有详细的学习记录与心得总结。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分享活动,对本学期开设课程进行课标展示研讨,以期提高任课教师对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落实,提升业务技能及教学水平。
设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本学期在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上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引入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至少实施2项创新教学试验。
(二)教材及数字化资源建设
根据高水平专业建设要求,做好C语言程序设计、高级办公实用教程(WPS)、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教材及资源的开发工作。制定详细的“教材建设规划”,明确教材建设的时间表、责任人,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调度会。
本学期建设5门专业课程的数字化资源,组织课程团队,每门课程至少配备3名教师,分工合作完成微课、课件、单元教学设计及课程案例、素材、试题库等资源课程录制编辑等工作,确保在学期末前完成,为申请省级精品资源做好准备。
(三)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交流活动
每月组织1次集体备课活动,针对当月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集体研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每学期举办5次公开课活动,教研室内成员互相听课,同时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说课展示和点评。
设立“教学问题研讨日”,每学期至少2次,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提出解决方案。
(四) 教科研项目与课题申报实施计划
成立“教科研项目申报小组”,由教研室主任及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负责项目的选题、申报书撰写及后续实施计划制定。
鼓励全体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积极申报教科研项目或课题,确保本学期至少培育2项校级以上项目及1项省级以上项目。
组织教师参加至少2次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与能力培训,包括线上课程和线下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五)高水平专业建设。
按专业群建设任务书做好收尾工作,进一步梳理完善档案材料,保质保量上传完善佐证材料;加强专业产业调研,做好2门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完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
计算机专业教研室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配档表
周次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地点 |
1 |
1.明确学期工作计划,启动首次集中学习会,学习上级政策与教学规范,记录学习心得。 2.根据本学期计算机专业教师授课情况安排课程负责人,对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编写情况汇总。 3.启动集体备课活动,确定首月教学重点难点的集体研讨主题。研讨开学第一课及1、2周教案。 4.安排本学期活页任务书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5.省教改项目及产教融合课题申报研讨。 |
智能工程楼322 |
2 |
1.讨论、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 2.规范学生作业及笔记的书写要求。 |
智能工程楼322 |
3 |
1.研讨课程思政渗透入实际教学案例的思政点、融入方式。· 2.推进C语言程序设计、WPS教材及资源开发,召开首次进度调度会。 3.举办首次公开课活动,进行说课展示与点评。 |
智能工程楼322 |
4 |
1.研讨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法。 2.设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细化具体目标与措施,启动创新教学试验筹备。 |
智能工程楼322 |
5 |
国庆节放假 |
智能工程楼322 |
6 |
1.推进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教材及资源开发,召开进度调度会。 2.组织第二次集体备课,研讨本月教学重点。 |
|
7 |
1.首次“教学问题研讨日”,针对高水平专业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2.跟踪教科研项目申报进展,提供必要支持与指导。 |
智能工程楼322 |
8 |
1.高水平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研讨,各课程团队加速数字化资源建设,确保按计划推进。 |
智能工程楼322 |
9 |
1.组织第三次集体备课,同时准备第二次公开课活动。 |
智能工程楼322 |
10 |
1.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检查。 2.教学典型案例撰写研讨。 3.举办第二次公开课活动,进行说课展示与点评。 |
智能工程楼322 |
11 |
1.期中考试安排:随堂考试,分实践考试、笔试。 2.期中考试方案:考试内容、范围、形式、机房安排等。 |
智能工程楼322 |
12 |
1.全面检查数字化资源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 2.根据高水平专业建设任务书,推进项目研究、实训室建设等工作,积累教改素材。 |
智能工程楼322 |
13 |
1.研讨设立第二次“教学问题研讨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 2.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相关培训,提升科研能力。 |
智能工程楼322 |
14 |
1.完成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初步录制编辑工作,开始整合优化。 2.展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及成效评价的相关内容。 |
智能工程楼322 |
15 |
1.举办第四次集体备课。 2.检查并完善教材及数字化资源建设,为申请省级精品资源做准备。 |
智能工程楼322 |
16 |
1.举办第四次公开课活动,进行教学经验分享。 2.跟踪省级教改项目进展。 |
智能工程楼322 |
17 |
1.总结高水平专业建设进展,准备验收材料。 |
智能工程楼322 |
18 |
1.组织第五次公开课,重点展示创新教学方法成果。 2.开始整理学期工作总结,收集教师反馈。 |
智能工程楼322 |
19 |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 2.下学期教学任务及教材征订工作。 |
智能工程楼322 |
20 |
1.期末考试安排。 2.期末教学资料汇总。 |
智能工程楼322 |
21 |
机动一周 |
|
22 |
期末考试 |
|